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,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、神经性贪食,及神经性呕吐。
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,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,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,为此采取过度运动、引吐、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。常有过分担心发胖,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,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。部分人可以用胃涨不适,食欲下降等理由,来解释其限制饮食。常有营养不良、代谢和内分泌紊乱,女性可出现闭经,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。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。
具体表现:
①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%以上,或在青春期前没有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,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;
② 回避“导致发胖的食物”;
③ 自我诱发呕吐;
④ 自我引发排便;
⑤ 过度运动;
⑥ 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;
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,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,及暴食行为,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,常采取引吐、导泻、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。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,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,及性别、年龄分布。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,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。本症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,也不是癫痫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。
具体表现:
① 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,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;
② 自我诱发呕吐;
③ 滥用泻药;
④ 间歇禁食;
⑤ 使用厌食剂、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;
神经性呕吐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,呕吐物为则吃进的食物。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,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,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,可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,但体重无明显减轻。
具体表现:
① 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吐,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;
② 体重减轻不显著(体重保持在正常平均体重值的80%以上);
③ 可有害怕发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 ;
④ 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,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;
⑤ 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以及癔症或神经症等。